今天站长又做了一个新的工作流,就是将抖音上的爆款视频,转成小红书的笔记。
这个我觉得还是非常有用的。
因为这样我就不需要自己再去做小红书笔记内容了,也不用自己去选爆款和选题了。
直接去抖音上看那些内容是我们需要的,我们就可以直接拿过来使用,一键将抖音爆款视频转化成小红书笔记。
就比如说这个视频,
![图片[1]-抖音爆款视频转小红书笔记,Coze工作流分享教程](https://www.zmtzq.com/wp-content/uploads/2025/04/20250403150457194-image.png)
他分享的是2025年如何做自媒体这个内容,点赞有2.1w,我觉的这个很适合转化到小红书上。
所以我就直接把他的链接拿过来,放到Coze工作流当中,一键转化改写成小红书笔记文案。
视频链接:0.23 e@B.Gv 04/15 hod:/ 2025怎么做自媒体 https://v.douyin.com/rrU-rAmZmMg/ 复制此链接,打开Dou音搜索,直接观看视频!
工作流搭建
![图片[2]-抖音爆款视频转小红书笔记,Coze工作流分享教程](https://www.zmtzq.com/wp-content/uploads/2025/04/20250403150722271-image-1024x511.png)
效果展示
为您生成的10条爆款标题:
- 2025了,还有人花几万买课程?看我如何用免费公开课狂揽70万点赞!
- 从0到1400万粉丝,揭秘我如何用视觉锤打造爆款短视频!
- 别再窝囊!2025年手把手教你如何让观众爽,而不是自己爽!
- 流量的秘密:记录不美好,才能让快乐建立在痛苦之上!
- 普通人如何做短视频?别什么都自己做,学会用脑子摘桃!
- 短视频爆款公式:选题决定播放量,受众决定成败!
- 干货不如黑丝?揭秘如何用顺应人性的内容打败竞争对手!
- 养号是智商税?教你如何用低成本策略快速获取流量!
- 短视频老师说的都对?独立思考才是你成功的关键!
- 抖家投流量的真相:花钱伤害用户体验,不如提升内容质量!
- 精准粉是废话?泛话题才是你获取流量的金矿!
- 短视频时长不重要?信息密度才是决定用户留存的关键!
- 发布时间不重要?痛点才是你短视频爆款的核心!
- 后台数据骗了你?多维数据才是你播放量的真实反映!
- 横屏竖屏之争?竖屏才是未来,交互优先才是王道!
- 平台政策不重要?用户当裁判才是短视频流量的唯一标准!
- 最小练习量决定成败?别低估了短视频的练习次数!
- 专业是诅咒?向下兼容才是你短视频成功的秘诀!
- 扭扭捏捏难变现?大胆变现才是你短视频盈利的关键!
- 大博主抢流量?新人崛起才是平台最愿意看到的!
- 缺人脉资源?心理门槛才是你短视频成功的最大障碍!
- 入场太晚?孕妇效应和信息茧房让你误判了短视频的机会!
- 胡乱摸索浪费时间?找对老师才是你短视频成功的第一步!
- 高阶心法揭秘:系统层才是你短视频爆款的终极秘诀!
原视频文案
都2025了,做个短视频,还有人买几万的课程,家里有矿啊。这是我的自媒体公开课,70万的点赞,这是我的视觉锤,从头到尾五年不变,这是我的播放量,连广告都是5000万,这是我的粉丝量,全网1400万。还有谁?2025别再窝囊下去,我手把手教你认认真真学。第一,不要记录美好生活,因为你的生活不美好。流量的核心不是让自己爽,而是让观众爽。那些深夜做美食的,真的是饿得不行,非得吃点东西吗?那些做旅游v log的真的是哪也没去过,看啥都特兴奋吗?再直白一点,那些穿黑丝的小姐姐真的是生活当中特喜欢穿黑丝吗?想火就得记录不美好,因为快乐是建立在痛苦之上的。爸爸去哪?为什么火?因为大明星也笨手笨脚,大明星也会被老婆骂,大明星卸完妆那么丑是吧?那我就平衡了,儿子五岁被唐诗不会火,儿子五岁当舔狗会火,老公帮我拍个照,不会火,老公帮我拍成黑猩猩会火,平时打扮的美美的不会火,鸡窝头给周涛当讲解会活,什么时候记录不美好了,什么时候就开始火。第二,不要什么都自己做。普通人做短视频的第一件事儿就是要有自知之明,想清楚哪些东西1万年也补不好。越弱小就越需要智慧。短视频也是,啥叫普通人?就是啥啥都不行,啥啥都学不会,那怎么搞?流量靠脑子,任何一个热点出来,你就给我写十条感悟。比如说罗振宇跨年十条感悟,感悟怎么写?不要写,去找找到跨年演讲的爆款视频,从评论区挑十条点赞最高的评论,读一遍就好了。这个就是用脑子从写到找,就是革命性的提升。因为你100年也写不出来,为什么要去评论区找?因为评论区没有版权。为什么要找点赞最多的?因为点赞最多等于最牛叉,等于你免费拿到十条最牛的文案,同时没有版权。别人种树,你摘桃,从来没有一个人做整合。你第一个流量就是你的,哪怕你搞个配音去读,播放量都不会低,而且话题源源不断。三不要老想着提升作品,哪个笨蛋告诉你流量多100倍,就得是作品提升100倍。流量多100倍可不可以?是受众多了100倍,经济半小时再怎么提升收视率都超不过星光大道。你选题的那一刻,受众就定了,播放就定了,真正决定播放量的是基本盘。我讲的话题全国有100个人感兴趣,撑死了100个播放。那如果是100万人感兴趣呢?哦,人多了1万倍,播放量同比提升的。你是一个讲企业管理的,你别给我讲什么员工激励股份分配的破事,我又没有企业,我干嘛要听好怎么样?不是老板的人也愿意听下去。你讲某某甄选的热点,你讲他的企业架构合不合理,你讲老于的管理水平能打多少分,你讲那个董老师应该拿到多少的股份才公平。所有关心这个热点的人都会把它看完,哪怕他不需要做管理,看实操825万的播放能不能听明白?4、不要动不动就讲干货,你干货再好,抵得过一双黑丝吗?成年人的世界从来没有意味竞争,真正的竞争是360度,是全方位无死角,是不讲武德、不按套路的竞争。永远记得,你的对手不是另外一个干货博主,而是黑丝,是包臀裙,是修理提子,是地毯翻新,是一切抢走用户时间的内容。永远记得,能打败人性的只能是另一种人性。打败色的是贪,打败贪的是懒,打败懒的是嫉妒,打败嫉妒的是仇恨。永远记得,想做爆款就得顺应人性。他不喜欢吃蒸土豆,你就给他做成炸薯条。他不喜欢听唐诗宋词,你就给他讲讲李清照的二婚故事,顺便谴责一些家暴男。他不喜欢法国启蒙思想的作品,你就给他讲讲。小卢梭喜欢被漂亮姐姐打屁股,而且越打越兴奋,还把细节给写书里,这本书叫忏悔录。你看我这么讲,你是不是想买一本呢?5、不要傻了吧唧去养号,养号是对智利的侮辱,是低成本诈骗。毫无判断力的韭菜不是给同类视频多点赞互动,你的作品就会有流量。任何账号都是有两个身份,一个是创作者,一个是观看者,这两个身份是绝缘的。就好像你在生活当中呢既是经营者也是消费者,也是个开饭店的。你担心刚开展没客户,于是有个大神告诉你呀,多去下馆子,你去治别人家的。哎,你在别人家消费越高,你的生意就会越好。你不觉得在物质理吗?短视频不也一样吗?你拼命的互动,拼命的做数据,是你自己免费充当消费者,免费给别人带流量。多低级的谎言,怎么换个场景就有人心呢?6、不要觉得老师都是对的。短视频最难的地方不是文案,不是口播,不是剪辑,不是定位选题。而是你不管问什么问题,都会有100个老师给你100个不一样的答案。哪个是对的你都不知道你怎么做呀。有人说垂直起号,有人说饭垂直,有人说不要垂直,谁是对的?有人说横屏好,有人说竖屏好,有时横看你的时候看人谁是对的。有人说早上发,有人说分行业发,有人说按活跃时间发,谁是对的?人生在世,独立思考是第二重要的。第一重要的是怀疑精神。为什么你老被割韭菜?因为你从来不怀疑,从小到大你就被灌输一种概念,老师都是对的。你不需要思辨,不需要批判,不需要自我否定,你只需要背书,按老师的做,老师就是真理。永远记得没有对错不叫知识。你拿到100份情报,但是你不知道哪份是真的,就等于你没有情报。哪天你把精力放到追求对错,你才踏上真正的修行。怎么判断对错?往下听。七不要去投抖价位数据。你就想一个问题,如果你是张一鸣,你会怎么给流量两条路,要么好的内容帮你留人你会给,要么直接付费帮你变现你也会给。那换句话说,想搞流量要么拿内容换,要么拿钱换。内容是什么?是你的时间,钱是什么?不也是你的时间吗?你看那这个问题不就回归到我的时间只有一份,到底是变成作品换的流量多,还是变成钱换的流量多,永远只能二选一,不就这么一个破问题吗?本来就因为不挣钱才做的短视频,怎么又去花钱买流量,这不就绕回去了吗?好不容易蒸汽机换成高铁,怎么又开始烧煤了呢?抖家的本质是什么?是花钱伤害用户体验。因为你不投的时候,用户原本可以看到更好的内容。那既然投钱你就得想明白图什么。所以投抖家的唯一原则是效率为正,投一百赚200,投200赚500,老子能赚钱才能够继续。否则你投个毛啊,你投100个点赞值多少钱你不知道,投了100关注值多少钱你还是不知道。那不就相当于你做个生意,每天是赚是赔都不知道吗?那你摸着良心说结果是什么?不解决内容问题,还想搞流量,全部都是耍流氓,怎么解决?往下看。八不要老追求精准粉。精准粉是一句正确的废话,做生意最重要的是互惠。你想从平台搞流量,可是平台为什么要帮你推?他能得到什么好处?谁能解决这个问题,谁才能搞到流量?想解决只有只有一个方法,泛话题,通过有趣的内容先吸引更多的人。看的人多了,平台才会觉得有价值,才愿意推给更多的人。有了更多的播放,你自然可以遇到更多的精准粉。教英语发音没人听,你就聊聊王菲的发音准不准。教英语词汇没人听,就讲讲十二星座该怎么读。泛话题是地基,地基不能住人,但是没有地基就没有那个房子。就像一款游戏,我当然知道你要挣土豪的钱,可是土豪在哪?叫什么名字?怎么知道这个游戏他们为什么要充值,你统统解决不了。所以你必须要先免费玩的人多了,才能够接触到这些土豪,才能真正找到付费的用户。免费玩家是什么?免费玩家就是游戏道具饭,粉丝是什么?泛粉丝就是获客工具。其次用户是可以被转化的,从来没有非买不可。你下班路上为什么买了二斤苹果?因为你路过一个卖苹果的摊,然后呢,很多人都在那买。那你也尝了一口,觉得挺甜的,然后就买了。就这么讲啊,从来没有跟人说,哎呀,我今天不吃苹果活不下去。除了阳光、水和空气,所有的东西都是可买可不买。明白了这个你才会明白,泛粉丝才是真正的金矿。我原本没有打算学英语,但是我听你讲完之后发现哎呀,那么有趣,那我愿意去学好。这样的客户你要不要就不要纠结视频时长,不要去想几分钟视频更容易火。我问你短视频为什么叫短视频?是时间短吗?当然不是,短视结果不是原因,不是因为短所以火,而是因为浓缩才有价值。短视频的核心不是时间长度,而是信息密度。没有废话,密集痛点、连环刺激全是对他有好处的,他才愿意看下去。人性自私啊,我们的每一次交换都是要占便宜的。你花100就买了个T恤,是因为你觉得T恤比100块钱更重要。刷手机不也是吗?你得提供远超一分钟的收获感,他才愿意给你一分钟。为什么不去电影院?为什么要看毒蛇电影?因为一分钟等于仨小时,因为可以帮我节省2个小时59分。永远记得信息量相同的情况下,时长永远越短越好。可要可不要的一律不要,可说可不说的一律不说,能有一分钟说完的绝对不要花1个小时。为什么有人是30秒?因为它原本是三分钟。为什么有人是三分钟?因为它原本是3小时。为什么大多数短视频都很短?因为创作能力的限制,很多人的才华只能支撑到1分钟时长,每长一倍难度是要大四倍的。15秒只需要一个笑点,一分钟就得加上故事情节,三分钟就得加上无数的钩子和反转。所以没有几个人能够创造3个小时的视频,还密度满满。如果你强行拉时间,密度就稀释了,用户就划走。10、不要挑选发布时间。有人说早上发,有人说晚上发,有人说分行业发,有人说按活跃时间发。谁是对的?答案是全错。举个例子,明天我想取100万,请问应该去哪个网点,是工行、建行、华夏还是浦发呢?这个时候你要考虑网点的大小,考虑能不能预约那么多。这个时候的选择是有意义的,因为权重很高。那你说我明天就取100块,我应该去哪个网点?答案是去哪个都行,你找个atm机都行,因为权重太小,任何一个网点都有足够的钱。短视频不也一样吗?几点发作品最容易火?什么人才会问这种问题?菜鸟那种菜鸟不能再菜的,1000个播放都没有见过的菜鸟才会问。可既然是菜鸟,就意味着任何时候都有几十万的流量给你那永远不需要考虑用户不足,永远不需要考虑池子装不下,你就取100块,你担心银行没钱干嘛呢?你说我万一有个千万播放呢,用户不够怎么办?如果你真的能够做到千万播放,你就不会问这个问题。因为到了这个层次你就会明白,真正重要的根本不是时间,而是痛点。选题是爆款,文案是节奏和冲突感,是穿过屏幕的扭曲场。11不要关注后台数据,你后台数据那么牛逼,怎么就是没播放呢?因为没有人告诉你数据是多维的,一个是时长,一个是进度,一个是领域。先说时长,看完5秒很容易,看完50秒就很难。并且每长一点难度都会指数级的上升,因为耐心会指数级的下降。所以视频每长一倍,完播率的权重高了不止一倍,可能是两倍、三倍甚至更多。你说我考了99分,那你得说清楚是小学的摸底考试,还是全国性的奥数比赛。对吧第二个进度维度。进度不是一个单一的数字,它是一个整体加权的结果。多少人看到最后,多少人看了一半,多少人看了70%,这些全部都要统计进去,加上一个权重折算才能得到最后的结果,这个才是合理的算法。你说我们班第一名考了99分,等于什么都没说。我得知道考90分的多少人,80分的多少人,不及格的多少人我能评估你们班的整体水平不是吗?第三个领域维度。有人讲知识、讲科普,有人讲生意讲财富,有人对口形装可爱,有人拍美食玩数码。在不同的领域怎么比?答案是没法比,你要比就得拉到同一维度,知识类和知识类比搞笑类和搞笑类比舞蹈类和舞蹈类比。就像文科生和文科生比,理科生和理科生比,艺术生和艺术生比,这个才是科学理解完播率嘛。12、不要纠结横屏竖屏,短视频一律用竖屏,拍人物用竖屏,拍景色用竖屏,能用竖屏,坚决不用横屏。因为横竖屏的本质区别并不是长宽比例区别,而是信息流动方式的区别。横屏是上一代的沟通方式,视觉优先,因为眼睛是左右长的,所以电影横屏,电视横屏。横屏意味着信息单向流动,眼什么你就看什么,只动眼不动手,这个才是横屏的本质。而竖屏意味着信息双向流动,竖屏是这一代的沟通方式,它是交互优先。之所以竖屏是为了方便握持和大拇指的操作,因为用户和视频是要高效互动的,这个才是竖屏的本质。明白这个我再问你,当眼睛和手出现冲突优先满足谁呀?满足屁股,你少看怎么说,就看怎么做。用户明明可以旋转90度就可以横屏,并且是满屏,为什么没有一个人去做?因为懒才是第一位的,人可以适应一切的东西。哪一天你把牙结石洗掉了,都会觉得牙里空空的不舒服。所以当你按照这个逻辑,你就会明白,所有的横屏都会死,某站会死,某库会死,某其艺也会死。他们还停留在上一代的交互方式,竖屏才是未来,交互优先才是未来。13、不要去关注平台政策。我就问一个问题,你是不是守法公民?你说我是,那我问你这么多的法律,这么多的法规,这么多的条例,你有没有从头到尾读一遍?如果你没有,你怎么知道你是守法公民?我再问你这么多的修正,这么多的解释,这么多的补充条款,你有没有在第一时间全部看一遍?如果没有你怎么知道你没有违法?我再问一遍,你是守发公民吗?当你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你会发现唯一的解就是两个字,公理。世上所有的法规无非都是那几个公理。比如说不能害人、不能抢劫、不能偷盗,所有的条文、所有的解释、所有的细节补充,都是围绕这几个点展开,无非是多一点和少一点的区别。短视频不也是吗?平台制定任何一个规则,都不指望所有人都把它读一遍,如果这么复杂的话,平台就一定干不下去。所有平台的算法简单到只有五个字,用户当裁判。用户越喜欢哪个视频,这个视频就必须拿到越多的流量,违背这个平台就死。唯一的区别就在于某红书是曝光点击逻辑,所以封面更加重要。某音是用户试吃逻辑,所以5秒完播更加重要。而某频号是熟人社交逻辑,所以分享转发更加重要。14、不要低估最小练习量。短视频难并不是它真的难,而是你低估了必要的练习次数。理论上练一万次会有效果,但是你觉得练100次就行,结果没有练好就会觉得好难。这是我五年前的数据,发到16条的时候播放还是一个一个,我告诉你这个才是正常的数据,若不是有极度非凡的天赋,凭什么你发几条就应该火呀,任何东西不都是吗?学钢琴1000个小时才能弹好一首曲子,但是你觉得我练10个小时就行,你就一定会觉得难。这个音怎么都连不上,左右手怎么都不协调,琴谱怎么都记不住。其实你唯一要做的就是加大练习,把数量怼上去,一切都解决了不提升最核心的练习量。在那想怎么用10个小时去搞定,这个就是聪明过头,聪明反被聪明误。为什么像马云这种顶尖的大脑一直在强调笨的作用?为什么乔布斯这样的天才都在反复提到stay foolish?为什么大家特别喜欢用笨又foolish这样的词?太多的人不缺想法,不缺创意。他们其实非常聪明,就是没有狠下心来踏踏实实做一件事儿。就像一支军队,他们有一流的指挥官,一流的情报部门,一流的组织能力,唯一的问题是他们的士兵贪生怕死。太多的人拥有聪明,但是却不拥有智慧。聪明是不想走弯路,而智慧是明白,不走弯路本身就是最大的弯路。15、不要掉进专业的诅咒,越专业就越没有步法。你一旦学会了骑自行车,你就再也回不到不会骑的状态,你就再也不知道那些不会骑的人,他们的痛点是什么。学霸不能共情学渣,那么学霸就永远赚不到学渣的钱。短视频拼的是向下兼容,是找到比你弱的人,然后哄他开心。你以为大家想知道红酒的历史渊源,其实大家只想知道红酒怎么开。你以为大家想学习柴可夫斯基的什么协奏曲,其实大家只想知道怎么一分钟就能装叉。任何一个行业粉丝最多的博主都不是水平最高的,而是最能照顾小白需求的。需求你都把握不了,你做过毛啊。什么叫好的内容?八个字高,且仅高一个维度,比它好一点点就行,千万不能好太多。就像健身,你练个搏击可以吸引美女,你说我要是变成斯瓦辛格,那就只能吸引糙老爷们儿。为什么你的粉丝全是同行?因为你高的维度太多,高到只有同行才能听懂。而同行最大的问题在于只白嫖不付费,而且人家白嫖之后还捅你的账号,如果全是同行关注,基本就可以放弃了。同行就是反向指标,哪一天同行都觉得你是傻叉,恭喜你要成了16,不要扭扭捏捏,有当有利。张同学,这个账号为什么废了,就是因为不好意思变现,最火的时候没有直播带货,错过了最佳的变现机会,现在再回头已经没机会了,要么你就不变现,从头到尾清高到底,要么你就大胆变现,从头到尾拉下脸皮,但是绝对不能扭扭捏捏,既要又要。当年一场可以卖几千万,担心别人说现在一场卖几万,不还是有人说吗,赚钱更少了,反而有人说,哎呦,你吃相难堪的。郭有才最大的失误也是他关闭直播打赏,因为问题根本不出在打赏,而出在仇富,而仇富恰恰是无解的。富就是原罪,比她强就是原罪,比他有钱就是原罪。只要你不能变成穷光蛋,他就永远不会喜欢你。允许一个明星卖演唱会门票,凭什么不允许一个草根歌手开机打赏?不买门票你根本就进不去,不做打赏你却依然可以听,为什么对后者如此苛责?这本身就是对草根最大的歧视,大家原本都是草根,凭什么你就成了大树?黑粉的本质是打压同类,最恨国有财的一定是另外一个草根歌手。做埃批的第一步就是摆正对黑粉的态度,不理睬,不关注,不在乎,爱咋咋地。17、不要怕大博主抢流量。上帝视角上帝视角。如果你是平台,如果你有10万播放量,如果新人和老人差不多只能二选一,你会给谁?换句话来说,给谁对你平台才最有利,一定是给新人。同样1万块钱你送给穷人和富人,谁更感激流量不也是吗?老人有了很多的流量,这个时候你再多给10万,他未必能感恩。但是新人不一样,他完全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阵势,上来就是一个10万加,那今晚上就甭睡觉了,满脑子都在想怎么做一个更好的,怎么突破20万、50万、100万。其次是沉默成本。对于大博主来讲,他们已经投入了很多时间精力,就算平台少给一点流量,他轻易不会走。但是新人不一样,他们对平台没有任何的感情,一旦没有得到及时的正面激励,就特别容易流失。第三是鲶逾效应。你是平台,一定不希望阶层固化,一定希望老人有危机感,让新人激发老人,让所有人都拼命给平台创造内容,对平台才最有利。大臣们越是斗得你死我活,皇帝睡觉才越安稳。第四是用户体验,用户是喜新厌旧的,用户是会审美疲劳的。当年旭日阳光还是上春晚的,当年你还听什么老鼠爱大米的今天呢?如果你今天刷到的还是三年前的网红,你还继续玩吗?明白这个你再想想多久没有刷到朱一旦,多久没有刷到张同学了,多久没有刷到代过拉K了,永远没有接层古画,永远只有新人崛起。18、不要埋怨缺人脉,缺资源。三年前我就说要做短视频要做短视频,结果到了2024年,周鸿祎才反应过来,这个速度已经是头部了。那我请问你其他企业家在干嘛?这些人中龙凤门那么好的资源,那么好的人脉,那么强的判断力,他们为什么就死活不做四个字,心理门槛。我当年那么牛叉,你还是个小弟,你没资格跟我说话,现在你去搞个平台,我要跑你下面给你创造内容,这个有点拉不相里。就好像你的公司前台离职了半年之后,给你打个电话说家里缺个保姆让你去,你要是能去,你可真牛叉。强和弱犹如道家之阴阳,所有的强都是基于原有赛道。你之所以是那一,是因为每个器官都是针对原有赛道极致进化。可是这个就意味着一旦环境轻微改变,优势就会立刻变成劣势。金枪鱼速度无敌,一旦离开水面,就第一个憋死你就没有发现当年的微博公众号的头部,几乎没有一个能做起来的。每一个新机会都会把之前的优势全部抹平,在新的赛道重新开始。如果不是短视频,你讲管理,永远讲不过于世维。如果不是短视频,你教写字,永远干不过庞中华。如果不是短视频,你教集他永远超不过刘天立。如果不是短视频,你成功学永远超不过陈安之。如果不是短视频,郭有才永远超不过李军。19、不要觉得入场太晚,你的第一个错误在于孕妇效应。怀孕了就容易发现孕妇,开奔驰就更容易看到奔驰买了个lv发现满大街都是微,这个就是孕妇效应。因为你会不自觉的去寻找同类,感觉好像变多。其实人家一直都在呢,但是你之前没有留意,你觉得做短视频的多是因为你想做了,你开始关注了,孕妇效应就来了。更要命的是孕妇效应在短视频平台被放大了100倍,你越喜欢看,她给你推的就越多。那么最后就会产生一个错觉,好像全世界都在学短视频,这个就是信息检放进去容易出来难。第二个错误在于只见树目不见森林。你看到的是短视频很多人都在学,但是你没有看到的是任何一个产品都要讲细分的。比如说淘宝的衣服无穷无尽,源源不断。但是你只要稍加几个选项,比如说男性蓝色小丽丽叉叉L 500块以上发货地北京,你就会发现看似海量的选项只剩下寥寥几个。结果这个就是细分,男装和女装不竞争,西装和牛仔裤,不竞争,流水线工厂和大师首座不竞争。品类不重要,细分品类才重要。把这个道理带为短视频,你要看的是什么?去看你自己的行业,看你现在的同事,看你线下的竞争对手有没有在做。你是一个律师,你是一个导游,你是一个汽车销售,你是一个健身房老板。请问你线下的同行都在做吗?他们都知道怎么做嘛?他们都做的风生水起吗?这就是悖论。如果他们做的让你眼红,你自然就会去做,根本不需要再问这个问题。而如果你需要问,就恰恰说明你周围的同行没有一个能做起来,没有一个懂怎么去做,这个不叫机会。还有什么叫机会?二是不要自己胡乱摸索。高中的课本都是公开的,你怎么不在家里自己摸索一下,顺便考一个省状元呢?大部分人找老师就是自己摸索的效率太低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习当中最大的气势是什么?是老师。学习的第一步是听老师的,学习的第零步是找对老师。一个错误,老师给你带来的绝对不是镜恰上的损失,而是你按照他的方式摸索了三年,最后发现错误没机会了。9.9块的理财课让你亏的不是9.9块,而是一辈子彻底沦为穷光蛋。普通人怎么超过普通人?智力普通、能力普通,各个方面都普通,凭什么超出?唯一的原因就是老师不是因为她更努力,而是她的老师打败了你的老师。我进了省重点,你去的县二高,那我的高考成绩就一定比你高20分。很多人并不是学习不努力,而是他们在分辨优秀老师的技能上几乎为零。知识有三个层级,最浅的是常识层,占了99%。比如说百度一下,你就知道大部分人接触的都是这个层级。他能解决一个基本的概念问题。比如说什么是完播率,发布要注意什么?剪辑拍摄话题该怎么选。常识层的问题是啥都懂了,但是好像啥也没懂。高一点的是技能层,占0.99%。大部分的付费课程都是告诉你一个黑科技,让你的播放量多一点。比如说低粉爆款、钩子开头雀群剪辑发布带话题之类。技能层的问题是貌似领先半个身位,但是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最顶端的是系统层,只占0.01%。所谓的系统层就是抛开具体的技巧,从造物主的角度弄清楚规则,再去反推自己的优势。明白了游戏规则,才能够用一条命的轻微代价尽可能的晚到通关。而很多人的问题是终其一生没有见过高阶心法,他们不是学的太少,而是学的太多。九股真气相互纠缠,最后走火入魔。我就问你一个问题,如果没有老师,请问你该怎么做短视频?想清楚这个99%的课程,我用学短视频的高阶心法来我训练营39听3天只讲一遍,没有回放首页橱窗自己拍抖音。
为您转化改写的小红书文案:
主题:2025年做短视频的避坑指南
标题:
- 🤩绝绝子!2025做短视频必看,不看后悔😭
- 😎小白必看!2025做短视频,这些坑别再踩了😒
- 🔥宝藏!2025做短视频的避雷秘籍👀
- 🚫停止摆烂!2025做短视频,这些错误你有吗🧐
- 👀揭秘!2025做短视频,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 😱你不看2025短视频避坑指南,绝对会后悔😤
- 🤗家人们,2025做短视频的正确姿势👩💻
- 💥爆款!2025做短视频的实用攻略📖
- 🎉永远可以相信!2025短视频不踩坑指南💪
- 👍建议收藏!2025做短视频的避坑要点🧐
正文:
轻松风格
开篇:提出疑问
😎宝子们,都2025年了,想做短视频的你是不是还在迷茫呢🧐?今天就来给大家唠唠做短视频那些事儿,让你少走弯路😎。
你能想象吗😉?现在都2025了,还有人花几万买课程做短视频,家里有矿啊😒?我呢,自媒体公开课点赞70万👍,视觉锤五年不变,播放量广告都5000万😎,全网粉丝1400万呢😎。我就来给大家分享下做短视频的经验。
🎥首先哈,别老想着记录美好生活。为啥呢🧐?因为很多时候咱的生活没那么美好,而且流量的核心是让观众爽,不是自己爽。你看那些深夜做美食的,真的是饿不行才做吗🤔?那些旅游vlog博主,真的是哪都没去过才那么兴奋吗😉?还有那些穿黑丝的小姐姐,生活里就真那么爱穿黑丝吗😏?像《爸爸去哪儿》为啥火,还不是因为让咱们看到大明星也有笨手笨脚、被老婆骂、卸妆丑的时候,这样咱心里就平衡了呀。儿子五岁背唐诗可能不火,但五岁当舔狗可能就火了😎;老公正常拍照不火,拍成黑猩猩可能就火了🤣;平时打扮美美的不火,鸡窝头给周涛当讲解可能就火了😎。所以啊,想火就记录点不美好的事儿😎。
🧠然后呢,咱普通人做短视频得有自知之明,别啥都自己做。很多人就是啥都不行还啥都想学,这可不行。流量是靠脑子的,比如有热点出来,你就针对罗振宇跨年演讲写十条感悟。咋写呢?不用自己写,去爆款视频评论区找点赞最高的十条评论,读一遍就成。为啥呢🧐?评论区没版权,点赞多就代表好,你这不就免费拿到好文案了嘛,哪怕搞个配音去读,播放量也不会低,话题还不断呢😎。
📈再就是,可别老觉得作品提升多少倍流量就提升多少倍。选题的时候受众就定了,播放量也就定了。你要是讲企业管理,别老讲员工激励股份分配这些,不是老板的人谁爱听啊😒。你讲个某某甄选热点,分析它的企业架构合不合理,老于管理水平咋样,董老师该拿多少股份,这关心这个热点的人都会看,播放量自然就上去了,825万播放的实操例子就在这儿呢😎。
💡还有哈,别动不动就讲干货。干货再好,能比得过一双黑丝吗🧐?成年人的竞争是全方位的,你的对手可不是另一个干货博主,而是那些能吸引用户时间的内容。要顺应人性,他不爱吃蒸土豆,你就做成炸薯条🍟;不爱听唐诗宋词,你就讲讲李清照二婚顺便谴责家暴男😏;不爱看法国启蒙思想作品,你就讲讲小卢梭被漂亮姐姐打屁股的事儿,这样是不是就想听了呢😉?
❌另外,养号这种事儿就是骗人的,是对智力的侮辱。什么同类视频点赞互动就能有流量,这就是低成本诈骗。任何账号都有创作者和观看者两个身份,这俩身份是绝缘的,就像你开饭店,你去别人家消费越多自家生意就越好,这不是没道理嘛,短视频也是一样的呀😒。
🧐也别觉得老师说的都是对的。短视频最难的就是问啥问题都有一堆不同答案,垂直起号、横屏竖屏、啥时候发作品这些,谁说的对呢🧐?人生要有怀疑精神,不能别人说啥就是啥,不然老被割韭菜。
💸投抖加也得想清楚,你要是张一鸣,流量要么给好内容,要么给能变现的。抖加本质就是花钱伤害用户体验,投抖加就得效率为正,不然投它干啥,不解决内容问题就想搞流量,那就是耍流氓😎。
👥精准粉也别老追求,泛话题才是地基。先吸引更多人看,平台觉得有价值才会推给更多人,这样才能遇到更多精准粉。就像教英语发音没人听,聊聊王菲发音准不准;教词汇没人听,讲讲十二星座咋读。泛粉丝是金矿,很多人就是这么被转化的😉。
⏱️视频时长也别纠结,短视频核心是信息密度,不是时间长短。人性自私,你得让用户觉得看你视频占便宜了,没废话、痛点密集、连环刺激,这样才能让他看下去。能一分钟说完的就别拖一个小时,很多短视频短是因为创作能力有限,强行拉长时间密度就稀释了,用户就划走了😒。
🕙发布时间也不用挑,什么早上发晚上发的,都是菜鸟才纠结的问题。要是你能有千万播放量,你就知道真正重要的是痛点,而不是发布时间😎。
📊后台数据也别太关注,数据是多维的,时长、进度、领域都得考虑。光说个完播率考了99分,不说清楚是啥考试就没意义。不同领域也没法直接比,得拉到同一维度才行😉。
📱横竖屏也别纠结,短视频就用竖屏。横屏是上一代沟通方式,信息单向流动;竖屏是这一代的,信息双向流动,方便互动。用户懒,能不转屏就不转屏,所以竖屏才是未来😎。
📈平台政策也不用太关注,平台算法就五个字:用户当裁判。某红书是曝光点击逻辑,封面重要;某音是用户试吃逻辑,5秒完播重要;某频号是熟人社交逻辑,分享转发重要。只要用户喜欢,视频就有流量😎。
💪还有,别低估最小练习量。我五年前发16条播放量还一个一个呢,这才正常。学啥不得大量练习,你以为练100次就行,那肯定觉得难。像学钢琴得练1000小时才能弹好曲子,做短视频也一样,得把练习量怼上去😎。
🧑💻别掉进专业的诅咒,越专业越不懂小白的痛点,就赚不到小白的钱。好的内容就是比受众高一点点就行,高太多就只能吸引同行,同行又不付费还可能捅你账号,这可不行😒。
💰变现的时候别扭扭捏捏,像张同学,最火的时候不好意思直播带货,现在想做都没机会了。要么就不变现,要么就大胆变现,别既要又要的😎。
👤也别怕大博主抢流量,平台更愿意给新人流量,新人没见过大世面,会更努力。而且给新人流量对平台有好处,能激发鲶鱼效应,还能避免用户审美疲劳😉。
🤝别埋怨缺人脉资源,很多企业家不做短视频就是心理门槛。新机会会把之前的优势抹平,在短视频这个新赛道,大家都重新开始。你看以前在别的领域厉害的,在短视频不一定行😎。
😉别觉得入场太晚,可能是孕妇效应让你觉得做短视频的人多,而且任何产品都有细分,看看你同行做的咋样,要是他们都不行,那就是你的机会呀😉。
👨🏫最后呢,别自己胡乱摸索,找个好老师很重要。知识有常识层、技能层、系统层,很多人学了一堆技巧还是不行,就是没从系统层理解规则。要是没有老师,做短视频可太难了。宝子们,今天就分享到这儿,希望对你们有帮助呀😘。
结语
OK,大家看一下效果怎么样。
我觉得这一套效果还是非常的不错的,前面生成的标题都非常的吸引人,符合爆款标题的逻辑。
而且后面生成的小红书文案,全部都是改写过的,100%原创,语句流畅,添加有emoji表情,符合小红书平台的氛围,完全可以直接发布到小红书上了。
如果大家觉得有用的,可以购买这套工作流,一次部署,终生受用!
站长亲自做了教学文档,可以跟着文档一步步的搭建出你自己的视频封面工作流。
有任何不懂的地方,都可以加站长的微信沟通交流哦
![图片[3]-抖音爆款视频转小红书笔记,Coze工作流分享教程](https://www.zmtzq.com/wp-content/uploads/2025/04/20250403102347648-mmqrcode1742199545389-220x300.png)
暂无评论内容